细分了FALSE之后我们再看NOT GIVEN就显得简单得多了,通常情况下判定为NOT GIVEN的题目是指题干与文章的表述并不对立,只是题干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对等的表述,或者刻意地缩小了信息适用的范围,以下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1. 题目中的某些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提及,或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e.g.:
题目:The Mayans lost many of their major settlements because of hurricanes.
文章:The Mayans also showed their respect for hurricanes by building their major settlements away from the hurricane-prone coast line.
稍微粗心一点的考生还是有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因为题目和文章中有了大量关键词的重合,貌似讲的是同一个话题的事情。而事实上题目中的重点“玛雅人由于飓风失去了很多住宅”,在文中并没有任何涉及,所以此题为NOT GIVEN。
2. 信息范围缩小:(也就是说文中讲到的范围大而题目的范围小)
e.g.:
题目:Tourists in Cyprus come mainly from the UK.
文章:Tourists in Cyprus come mainly from Europe.
这道题是典型地缩小了信息范围,文中的“Europe”在题目中变成了“UK”, 信息范围大大缩小,所以为NOT GIVEN。很多考生可能对于这个判断原则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既然原文中说旅客来自欧洲,那么旅客就可能来自于欧洲的任何地方,比如,可能来自英国,也可能来自法国或者其他国家。所以我们就无法判断题目的信息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因此,此题的答案应为NOT GIVEN。
这里再稍稍区分一下YES /NO/NOT GIVEN, 其实我个人觉得是换汤不换药,都是一回事儿。但是,本着格物致知的态度,如果说硬是要区分它们和TRUE /FALSE /NOT GIVEN的话,只能再移步看一下前者的理论定义。
YES if the statement agrees with the claims of the writer
NO if the statement contradicts the claims of the writer
NOT GIVEN if it is impossible to say what the writer think
由定义可知,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是否与作者的陈述相一致”,而后者是“是否与文章事实相一致”,判定方法是相同的。
二、实战中对于“镜像”策略的使用
在实战考试中,是非无判断题这种题型仍然是隶属于细节题的范畴之内,所以常规的关键词定位,缩小信息搜索范围的方法依旧可以适用。因为该方法在其他题型的教学中已经广泛运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当考生已经能够准确定位信息所在的段落甚至某个句子之后,判定成为了唯一的难点。纵使已经清楚地了解了上述所有理论,在实战中还是或多或少会觉得不够高效。所以,这里我针对理论基础中提到的对立,提出寻找题干“镜像”的判断策略,并且实践证明所谓的“镜像”理论在判定FALSE的时候尤其有效。简而言之,题干就是文章的双生兄弟,那么FALSE的题干就相当于文章在照镜子,但是镜像是左右相反的。那么对于判定FALSE就有了比较简单粗暴而又有效的方法,即思考一下题干的逆命题,再带着这个逆命题去文章中找“一致”。如果找到了,那么说明该题干可以判定为FALSE, 否则在排除了TRUE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NOT GIVEN。
最后辅以一个例子进行实战演习:
e.g.:
题目:Problems in Nordic countries were excluded because they are outside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文章:Those confined to particular geographic areas, such as countries bordering the Mediterranean or the Nordic countries therefore had to be discarded.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in future they will be ignored.
解析:关键词定位完全无压力,利用Nordic就可以办到。接着我们来看,题干是说Nordic countries的(森林)问题会被排除在外不做讨论是因为这些国家在欧洲经济社区之外,那么所谓的镜像应该就是这些国家的(森林)问题被排除在外,不是因为什么“欧洲经济社区”的划分中不包含这些Nordic countries。由文章可知,真正的理由是因为“geographic areas”地理区域的划分,刚好符合题干的镜像在文章中有所体现,因此该题判定为FALSE。
最后,如果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信考生们会比较容易掌握是非无判断题的出题点和做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