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发展史
1.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出于军事上的需要,组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计算工具-电脑。这台电脑简称爱尼克,英文缩写为ENIAC,诞生于1946年2月。它由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组成,重30吨,耗电150千瓦,占地面积170平方米,但是运算速度只有每秒5000次。如果以现有的标准来衡量,ENIAC简直是又大又笨。现在随便一台486或586机运算速度都有几十万次,但它的出现却是人类文明史上‘次巨大的飞跃,是二十世纪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
2.第二代电脑-晶体管电脑
像ENIAC这种以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的电脑称为第一代电脑。由于电子管体积大、耗电高,所以很快被体积小、重量轻的晶体管逻辑元件所替代。1956年所研制成人类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莱普利康(Leprehan), 1958-1959年,进入了晶体管计算机的鼎盛时期。在电脑发展史上,以晶体管作为逻辑单元的电脑称为第二代电脑。这一代电脑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运算快、工作可靠,每秒运算速度达几万次到几十万次,结构上也更趋于通用。
3.第三代电脑-集成电路电脑
人类在电子领域成就之一就是发明了集成电路,它可以将成千上万个晶体管电路做在只有几平方毫米的芯片上。1958年,人类制造出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1961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与美国空军合作,研制出第一台由半导体集成电路作为主要电子器件的试验型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1964年,美国工BM公司生产出了由混合集成电路制成的IBM 360系统,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以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的电脑就称为集成电路电脑,是电脑发展史上的第三代产品。这一代电脑与前二代电脑相比,体积大为缩小,耗电极少,可靠性与运算速度也明显提高。
4.第四代电脑-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博士曾有过如此断语:“每18个月,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就会翻一番”,史称摩尔定律。.现在,人类已经能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集成几百万个晶体管电路,这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以此为基础的电脑即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也叫第四代电脑。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电脑即是这类电脑。这代电脑无论在硬件、软件等方面均有了较大发展。并行处理、多机系统、电脑网络等新技术均得到很好应用,应用软件更趋丰富,操作系统也得到强化和发展。出现了数据库库系统,电脑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标签:电脑的发展史 电脑的发展史 电脑的发展历史
推荐阅读:
广州山木电脑培训课程
广州山木电脑操作培训
广州山木电脑培训全科班
广州山木电脑网络培训
广州山木电脑文秘班
更多关注:广州山木培训学校 https:///member/smpx.html
每日/每周/每月课后测试
每日课后项目经理知识点梳理每周阶段性项目考核;每月模块结构全国技术同考;成绩不合格0元重修,确保达到企业需求标准。
全实战讲师授课+实操
达内始终贯彻-组合,一线实力-领衔进行授课;实战知识剖析讲解,手把手教学打造职场竞争力。
保险公司承保就业
达内开设四轮模拟面试指导,让学员不仅学会专业知识,更要学会表达自己;毕业未能找到工作的学员,可申请理赔机制,较多可赔偿18000元。
TTS8.0系统双模式教学
iQuestion在线问答;iNotes在线电子笔记;iBoard在线视频回放;iDiscuss在线交流;iBook在线演示;iTesting在线测试。
中国IT职业教育领军企业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达内教育),美股交易代码:TEDU,成立于2002年。 2014年4月3日成功在美国上市,融资1亿3千万美元。成为中国赴美国上市的职业教育公司,也是引领行业的职业教育公司。 达内致力于面向IT互联网行业,培养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系统管理员、智能硬件工程师、UI设计师、网络营销工程师、会计等职场人才。2015年起,推出面向青少年的少儿编程、智能机器人编程、编程数学等K12课程。 达内的使命:缔造年轻人的中国梦、缔造达内员工的中国梦 达内的愿景:做管理-的教育公司 开设课程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成人类课程方向:JAVA企业级应用软件工程师、Java互联网架构软件工程师、Java大数据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网络运维与网络安全、Linux云计算工程师、Python 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C++-软件工程师、PHP/web.3.0互联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Android软件工程师、IOS软件工程师、.NET软件工程师、全链路UI设计师、商业插画、商业视觉设计课程、产品级UED交互设计师、全栈式CAD设计师、产品经理、VR开发工程师、VR次世代模型师、-网络营销师、新电商运营官、企业级影视视效、人力资源经理人课程、总账会计课程

江苏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