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的题屡错不改怎么办?学大教育解决方法瞧一瞧
期末考成绩已经公布,成绩一发下来,很多家长常常忍不住恼火,为啥孩子错的题有些都是之前讲过800遍的,做过的题还能出错,怎么就屡教不改呢?今天威海学大教育就来为家长们提供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要找到孩子屡错不改的原因,为什么孩子做题总是出错?
(1)基础知识没有掌握
我曾经教过一个初中生写一道物理题,做一道斜面上小球的力学类题目,但他每次都做错,还做得很慢。而众所周知,初中物理知识是嫁接在数学的基础上的,我发现他掌握了物理摩擦力重力的知识点,但关于小球在斜面上的三角函数即数学知识点他没有掌握。
我让他把三角函数推导过程讲解一下,果然他全都讲错了,所以他常在同类题目上犯错。所以没有掌握题目背后涉及的基础知识,那么孩子做多少道题都会出错。

(2)不会举一反三
很多家长给孩子讲完一道题就搁置了,没有找同类题再让他训练,所以孩子只掌握这一道题,当这道题稍微变换眉目,孩子就不会做了,无法举一反三,所以威海学大建议家长讲解完一道错题后要再拿同类题反复训练孩子,那么他之后的出错概率会大大降低。
(3)家长改错的方式有问题
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家长:“这道题应该这么做......”于是给孩子讲解了一遍。
家长:“你听懂了吗?”孩子点点头:“我听懂了。”
家长就觉得孩子真的懂了,这道题也就过了。这就是家长帮孩子改正错题时常犯的错误:让孩子被动思考,被动改题,这种“他人代入”的方式无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3.如何把错题做对?
(1)发现问题的方式
如果错题是孩子自己发现的,那么孩子就更容易解决它,但如果错题是父母发现的,父母帮孩子改正的,那么孩子解决起来就更难一些,所以学大教育认为家长检查作业时尽量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2)正确地解决问题
首先要问孩子:“说一说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让孩子把他的思路说出来,在这之后,家长自然就能找到孩子出错的地方并且帮助孩子更正,更正后让孩子重新独立解答一遍题目。
接下来让孩子再把正确的思路讲一遍,让正确的思路去替代错误的思路,最后可以隔个三五天再给孩子推送几道同类的题,形成孩子的长时记忆,那么基本上孩子做错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孩子同一类型的题目总是做错,并不是说孩子不够聪明,只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威海学大教育一直专注于中小学辅导,以帮助学生提升成绩为目标,让学员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为核心,现在暑假班还在招收学员哟!名额不多了,你还不来搭末班车吗?




